来自 股权方案  的文章

股权激励的股权从哪里来?要怎么分?为什么会越分越多?

 

股权从哪里来?要怎么分?总的来说,分成两个层面,一是总量,二是个体数量。前者解决的是股东与激励对象之间公平性的问题,后者解决的是激励对象之间公平的问题。

一、未来的人才预留

随着公司发展,势必要不断的有新鲜血液进来,因此,很多企业在进行股权激励的时候,实际上是首先预估了未来3-5年大致的企业发展思路,预计可能会有多少精英的加入,然后从总体上有个股权的规划,再从这里面拿出一部分,作为本次股权激励计划。

二、控制权

股权激励除了可以是实股,还可以是虚拟股。虚拟股不进行工商注册登记,但跟实际持股一样享有利润分红和股份增值。

如果员工不是特别看重工商注册登记,那么虚拟股的激励效果与实股并没有多大区别。

在初创期跟发展期,我们建议采用虚拟股来做股权激励,但企业发展成熟,老板身边一定有忠心耿耿的团队伙伴一路相伴,老板如果想要对这帮“老兄弟”进行更好的激励,应当采用实股激励模式,让他们成为真正的终身合作伙伴。

三、资本战略

如果考虑未来要引入战略投资者,一般创始人经过2-3轮的融资,个人股份持有比例下降很快,有的甚至到个位数。但需考虑的是,一旦稀释过度,就会影响到创始人的控制权。

因此,在确定股权激励总量之前,老板心里必须思考几个问题:在未来我打算拿出多少股权来进行几轮融资?到时候我的股权会稀释到什么程度?股东层的其他成员呢?

四、薪酬组成

这一点说白了就是看激励对象当前拿多少,如果本身就已经是高薪了,那么再给予高额的股权激励,实在是有钱任性的做法;但企业大部分情况应该是:之所以股权激励,实际上很多时候激励对象的薪酬并不是非常的令人愉快,或者说目前的分钱机制是有问题令他们不满的。

因此,这个时候就要考虑到激励对象预期创造的价值和收入是否成正比,那么就要常规薪酬+股权激励收入的总和来进行计算;

五、人力资本依附性

意思就是你这个企业的发展,是因为人才,还是因为占据了某些资源,如果是前者的话,相应的激励总量也会大一些。

那么,具体到个人应该分得多少股权?

总数定了,那么具体到每个人能够分得多少数量的股权呢?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:

1.个人不可替代性

身为老板,可以在脑海里盘点一下,有哪些岗位,一旦人员流失,至少在三个月之内无法找到合适顶替的人员,或者是能力,或者是对本企业的了解,或者是在企业内的威望,那么这些人一定是要被纳入到股权激励的范围当中的。

2.岗位:

进行股权激励(储蓄-股票参与计划之类的除外),绝大多数的目的,都是希望激励对象在拿到股份之后,能够想股东之所想、急股东之所急,从而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,实现企业与个人的共赢。

这就意味着,如果激励对象的岗位出现了调整,相应的持股数据也应有所调整。

3.竞争对手给出的条件:

老板要思考一个问题,很多情况下,产品的市场定价,其实是由竞争对手给制定出来的。

因为对于消费者来讲,他有的是需求,而在可以选择的条件之下,自然是选择性价比较高的产品和服务了,这个时候,你想定高价也不可能——除非是两桶油。

因此,如果你企业的几名关键性人才,在市面上有着公认的价格,那你就要给予或者至少许诺在未来有相应的价值回报。

4.老板的视野和格局:

一个股权激励计划实行的成功与否,其源头来自于大股东,也就是老板的初心。股权激励只是第一步,对于很多公司来说,尤其是非上市公司来说,激励对象真正能拿到多少分红,还要看账目是否清晰、透明。



刘国镔动态股权激励方案宝,为您提供最简单的企业估值软件,助企业融资、股权激励一臂之力。

版权声明:图片来自网络,文字内容是网站小编采编而成。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。 投诉通道